处理秸秆、杂草的成本远远高于收益,烧掉本来就是很自然的事。某些专家一月的工资就能抵过农民种地一季的收益,但是付出的劳动却少得多。禁止烧秸秆又给农民增加了相当大的成本,所以做些不为农民实际意义的事,站着说话不闲腰杆痛。
近年发现,禁烧田地杂草、杂枝等的后果是,地头的植物垃圾是堆得越来越高,因为收获之后,转移这些垃圾又是个很费时费力的事情。如果粉碎入田地,首先又要多一份机械处理的钱,然后很大程度上还会影响下一季的播种和发芽。(像我们地方,很多农民本来一季收成收益就微乎其微,本人也实际询问过一些农民买机械的问题,那就是个不可能,因为实际成本和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根本不成对比,我们地方的农民一般都舍不得出这么个钱去买,政府也不扶持,村委也不发机器,哎!)现在的玉米秸秆没有人要,所以大部分农民都是在土地的边延堆积起来,自然腐败。如果是果木残枝和杂草,更是难以利用。总归来说,目前种地是十分辛苦但不赚钱,遇到不好的气候,还要赔钱。这种情况不改善,不仅吸引不来技术和投资,农民主观能动性更会大大下降。希望国家能出台有效的政策引导!
还有粉碎入田的杂草、秸秆根本没有肥力,还对土质有影响,埋土里几年都不烂的。大伙也没动力搞这些,费力不讨好。因为本人也是农民人家,现在看到到处是柴草堆积,包括沟渠的衰草,灌木,一台火车开进去都能藏住,地表缺乏阳光和养分,以前就不会这样,有人砍了回去烧。
这里有几个个问题1,焚烧杂草木是否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?很明显不是,农民烧了几千年了 都没雾霾 这几年就成雾霾元凶了?关键是像我们这种四五线的小县城,哪来的雾霾? 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气排放。现在却找农业的麻烦,明显是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。2 可不可以不烧杂草、玉米秸秆?答案是可以,秸秆本身是一种高素质的原料,可以腐殖成肥,可以压缩做建材,可以提取纤维造纸,可以培养菌类等等,很多方式集中起来焚烧发电也是可以的。 但问题是为什么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呢?原因在于成本 ,这些措施实行起来成本较高,这些利用的前提是大量的集中利用才能降低成本,而中国的农业很多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的程度,集中收集秸秆效率低成本高 ,任何模式不能盈利是无法长久的。3 中国的现状是什么?现状是不适合一刀切的禁烧农作物垃圾。特别在于我们川南盆地,本来土地资源就匮乏,且地理条件更是恶劣,不像辽东平原平整、广阔。在前提条件准备工作还没到位的情况下,讲空气污染的帽子扣给农业, 一刀切的禁烧农作物垃圾,是在将环保的成本加在本就利润低薄的传统农业。 国家在秸秆问题上应该逐步推行、因地而行,在加强工业规模集中化和机械化的基础上,补贴农作物垃圾回收利用技术产业,在形成高效完整的回收处理机制的情况下,再全面将焚烧转为再利用才是根本。
如果不烧农田杂草垃圾,而只是翻入地内,会导致大量虫卵与野草种子(特别是野草种子现在的泛滥已经有部份田地在深受其害了),进而影响来年的收成。而环境污染,工业污染要比燃烧秸秆的影响大多了,也持续时间多了。虽然说“科学化处理”,但是工作的推广,自动化的过程做得并不好。某些地方更是不准烧、无理由一刀切,也无任何补助及有效的处理助农。而且说到焚烧过的草木灰养料,在耕种中,做为钾肥也是极为重要的。
我们支持国家及当地政府对处于森林区域禁火焚烧,以保森林林木安全。但绝不应该过渡误导农民,让农民认为基本的用火自由都没有,也并不是所有农民都没有安全用火常识,所以更应该因地制宜,根据实际而调用。
所以本人荐意政府以及村委会,理应根据各地农田实际地理情况的不同,支持农民在宽阔田地区域、远离森林林区、不影响公共安全和灭火水源便利的区域,可以分量促渐的处理焚烧农作物垃圾,或者政府、村委会统一回收、补助,发机械等协助农民解决。而不是以一刀切方式,全面禁止农民禁烧农作物垃圾,而无其它任何作为,让农民被迫式的在不成方圆的规矩下徘徊、无奈。像我们当地这种宣传恶风,胜至于让部份农民感到用火就会犯法,连基本的农家自用火都有种恐惧。